WFU

2020年11月7日 星期六

秋天的午後與灃食良食脈動有約 一起共度餐桌上的「糧」好時光

 


全榖雜糧類為六大類食物中提供人體能量的重要來源,然而門診中發現隨著減醣、生酮飲食的風潮,提倡減澱粉,甚至無澱粉,民眾對於全榖澱粉類越來越畏懼、少吃,然而全榖雜糧的營養價值有哪些?如何教育下一代認識各種糧食?正確認識後,再來選擇如何攝取全榖雜糧類是很重要的。


第一部份的講座由灃食智庫、國立台灣大學食品科技所教授的陳時欣教授主講:拿「粗」夾「細」,不可限「糧」,將糧食分為粗糧及細糧,粗糧指的是沒有脫去穀物外殼(皮)的,如:紅藜、薏仁、紅豆、綠豆等,而細糧指的是:小麥、稻米這類已經脫去外殼的穀類,粗糧有大量的膳食纖維、維生素及礦物質,而細糧富含能量,兩者缺一不可,必須混搭。這部分在臨床門診上也特別有感觸,對於腸胃功能較不者、長者等族群,只吃高纖維的粗糧,腸道無法耐受;而對於需控制血糖、血脂的族群,太多的細糧:如白米等,易使糖分、血脂不易控制,因此糧食攝取宜「均衡混搭」、「適量」、「個別化」的攝取呦!

講座中也破除許多一般大眾對於雜糧食物的迷思:紅豆可以消水腫?而臨床上也常遇到民眾詢問吃什麼食物可以消腫?攝取鉀多鈉少的食物可以促進排水,而「紅豆」鉀離子的確多,但是針對「紅豆水」目前尚未有研究證實,因此想要更有效的消除水腫,仍須注意避開高鈉食物、多攝取高鉀蔬果喔!


第二部份的講座由台灣好基金會執行長李應平主講:好玩好學的食育生活設計,講座中提及世界各國的食育教育:如英國的主廚吉米奧列佛(Jamie Oliver)推動的好好餵我計畫、日本是世界第一個將食物入法:食育基本法的國家,也將和食文化帶入教育中,而台灣好基金會推動「神農計畫」,不僅是餐桌上的1次體驗而已,而是落實於生活,透過跨領域的結合學校營養午餐、農業土地環保、鄉鎮文化、創新文化等,紮根開始學習,讓健康飲食成為孩子們的生活價值!身為營養師也特別覺得融入生活環境的重要性,結合家庭、學校、社會教育的力量,才能讓大眾更願意選擇健康的食物!!


這次非常感謝藉由灃食公益飲食文化教育基金會舉辦這麼有意義的活動,灃食致力於各種飲食教育的推廣,從透明飲食: 認識食物,到健康飲食及永續飲食,都是環環相扣、發人省思,期待有更多人一起投入關注、一起攜手推動!

這次沒有來得及參加到講座的朋友,可以透過灃食公益飲食文化教育基金會的臉書直播觀看喔!

還有還有灃食飲食常識線上評測系統,找來多位食科專家命題,破解生活中熱門話題、常見迷思,一起來讓自己level up吧!更歡迎大家參與下一場的良食脈動食育講座: 11/14 菜籃裡,你不知道的科學。一起認識綠色有機的科學秘密喔。

灃食飲食評測:https://www.quiz.fullfoods.org/

第27場良食脈動講座免費報名:https://www.accupass.com/event/2010160219001004047226